金面山,坐落於五指山系的西南稜,分為金面山與小金面山,獨特的地質結構賦予了它金光閃閃的美名。這片山區,除了擁有壯闊的高山氣象,還承載著台北城建城歷史的一部分,成為了歷史與自然交融的美麗之地。金面山的石英含量豐富,當陽光照射在山頂時,石頭閃閃發光,讓人如發現了金子一般,因而得名金面山。位於內湖金龍產業道路西邊,山巔如剪刀狀尖峭,別名剪刀石山,雖然海拔僅258公尺,卻展現出獨特的高山姿態。清代時,這裡曾是台北建城所用的石材採取地,留下的巨岩錯落有致,成為探索歷史的窗口。
在環山路一段136巷底的登山步道上,仍然能見到清代打石場遺跡。光緒年間,為了建設台北城,這片山區的石英砂岩被大量運用,城牆和建築物的材料就來自於此。現在,這片遺址被視為市定古蹟,保存著當年的打石場痕跡,見證了台北城的興建歷程。過去,這裡的石頭會沿著運石斜坡道送到山下,再透過輕便鐵路運送到北勢湖渡船頭。這些城牆石後來被用來建造水圳和舊台大醫院的圍牆。雖然台北城的歷史只有短短11年,但這些城牆的石材成為台灣歷史的重要見證。
位於環山路一、二段交會處的「鴨母嶺拖籠坑」遺址,保留了木山層媒礦露頭和最早期開挖的煤礦舊坑。這是一個見證當地歷史的遺址,提供我們窺探台灣早期工業發展的機會。金面山的地勢特殊,生態豐富。在步道中,我們可以俯瞰內湖地區和基隆河平台的「白桕坪」,這裡除了主要的白桕樹外,還有罕見的刺葉桂櫻。由於氣候乾燥,這片地區的植物多為耐乾旱型,包括小葉赤楠、紅楠、小花鼠刺、青剛櫟等,它們在稜線上生長,顯現出適應強風和乾燥環境的特殊機制。
金面山的自然生態豐富多樣,常見的動物有赤腹松鼠、竹雞、五色鳥、樹鵲、台海藍鵲等,而植物則包括白桕、小葉赤楠、刺葉桂櫻等。山區的生態系統呈現多層次的生命力,吸引著許多自然愛好者和攝影師前來探訪。金面山親山步道,既是一趟自然之旅,也是一場穿越歷史的探險。在這片山區,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大自然的奇蹟,還可以感受到台北城建設的歷史脈絡。這條步道承載著豐富的文化與自然資產,是攀登高山、探索歷史的理想場所。
|
猜你也會想去:
【台北】台灣百大必訪步道-陽明山東西大縱走 | 全長:25.87公里 | 難度:中
【台北】台灣百大必訪步道-象山親山步道 | 全長:1.82公里 | 難度:低
【台北】台灣百大必訪步道-軍艦岩、丹鳳山親山步道 | 全長:6.18公里 | 難度:低
【台北】台灣百大必訪步道-金面山親山步道 | 全長:1.75公里 | 難度:低
【台北】台灣百大必訪步道-金包里大路(擎天崗至上磺溪停車場段) | 全長:3公里 | 難度:低
【台北】台灣百大必訪步道-大屯主峰-連峰步道 | 全長:5.5公里 | 難度:中低
【台北】台灣百大必訪步道-七星山主峰、東峰步道 | 全長:3.65公里 | 難度:中低